俗话说“脾虚百病生”。脾虚一旦出现,不仅会造成腹胀、腹泻等常见疾病,还会加快人的衰老。那么——
造成“脾虚”的主要原因有三个:饮食不节、劳倦过度、情志失调。众所周知,中国是农业大国,农耕社会中人们“靠天吃饭”,饥饱失常的情况十分普遍。而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,人们的生活逐渐从“温饱不足”转变为“小康富足”,饮食结构和习惯也发生了巨变。曾经难得一见的山珍海味、煎烤油炸、辛辣甜腻等食品,成为餐桌常客。美食满足了口腹之欲,但也增加了脾的负担,导致脾失运化,形成脾虚。再加上现代人普遍运动不足,肌肉力量普遍较弱,在肌肉用进废退的同时,也会带动脾气的衰弱,造成脾虚。此外,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普遍较大,思虑过度则伤脾,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脾虚概率。中医中的“虚”分为阳虚和阴虚,阳虚则怕冷,阴虚则怕热。出现贫血问题者,时常会感到头晕目眩,并且情绪低落。由于脾胃功能过于虚弱,吃进体内的食物若一直堆积在体内,难以被消化,就会出现肥胖;若脾虚不能运化,难以吸收,则会导致消瘦。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,看上去很润泽,舌苔清薄且干净。如果舌体胖大,多与脾虚有关。因为,当脾脏虚弱的时候,水液代谢的能力就会减慢,所以舌头上面有多余的水湿代谢不出去,就会显得比较胖大。而且,舌头胖大了,嘴巴内部空间不足,舌头抵在牙齿上面,就形成了齿痕。
脾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血液的顺利循环流动,一旦脾脏出现了问题,血液流通不顺畅,就会出现面色发黄、精神不振、血虚等症状。月经量过少可能是由于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,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所致;月经量过多可能是由于脾虚不能固摄经血所致。中医认为,涎(口水)为脾之液,正常情况下不会外溢,当脾虚不能收摄津液时,才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。脾虚的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,另外还会有睡眠质量差的问题。在临床中,脾虚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证型,不同的证型有不同的表现和治法。对于不同类型的脾虚,需要通过专业人士进行正确辨证后,才能给予对症的药物治疗。脾气虚:表现为疲倦、乏力、消化不良、大便稀溏等症状。脾阳虚: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,有怕冷的表现,这也是区别脾阳虚与脾气虚的方法。脾阴虚:同时兼备脾气虚和脾阴虚的特点,既表现为消化功能差、大便偏烂,同时也有潮热、五心烦热、脾气急躁等症状。脾血虚:通常指的是心脾两虚,即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,常表现为虚劳、心慌、失眠等。由于脾胃失调是一种生活方式病,从日常习惯改变入手也能够帮助我们强健脾胃。
可将山药、小米、莲子肉、桂圆、陈皮、芡实、白扁豆等做粥食用。每天午休或睡前可以用静坐、冥想等方式让身心放松下来。
足三里:位于小腿外侧,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。经常点按此穴位,辅助祛湿健脾。丰隆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处。经常按此穴位,有利于祛湿化痰。建议每天坚持选择一种以四肢肌肉锻炼为主的运动,如慢跑、快走、太极、游泳等。此外,多做做“金鸡独立”的动作,可以有效改善脾虚。做法:左脚单腿站立,将右脚心放到左大腿内侧上端,脚趾朝下,脚跟与大腿根部相抵,双手合十上举。之后换右腿重复以上动作。传播中医养生知识,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分享健康理念,传递一份关爱,把健康知识和祖国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的朋友……
人因有梦想而伟大 我们因有爱而与众不同
关注“天意医疗器械”,了解更多健康知识
文章内容来自网络
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:021-68960386